武陵区丹洲乡:侨界“义渡女儿”辞去高薪工作,投身乡村振兴
2022-04-29 10:24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丹洲乡 | 编辑:龚莉雅 | 作者:薛钧泰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819

4月27日,省、市、区侨联来到武陵区丹洲乡义渡村考察调研,义渡村党总支书记张娟为侨联一行介绍了义渡村侨联办公室,“摆渡人”特色文化,并带领他们参观了义渡村特色文旅融合产业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。省侨联对义渡村侨联办公室的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

义渡村张娟为侨联一行介绍义渡村侨联办公室

张娟,是土生土长的义渡村女儿,同时也是侨界人士。毕业后来到浙江义乌参加工作,八年的奋斗,这个年轻的义渡女儿凭借着湖南人“恰得苦,霸得蛮”的拼搏精神成为了国际贸易公司的海运经理。

由于从小深受义渡村“摆渡人”文化的影响,使得张娟心中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。“外面的金山银山再好,也不如自己家乡的绿水青山。”她常常对着身边的同事这样说道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家乡建设的需要,张娟终于下定决心,2017年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到了义渡村,并当选为义渡村党总支书记,参加到了家乡的建设中来。

回到家乡后的张娟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,把各项工作和党员管理相挂钩,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,并充分发扬义渡村党员渡人、助人、为人的“摆渡人”精神。义渡村党员在疫情防控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,先后涌现出党员示范之家、最美防疫人等优秀典范。

除了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外,张娟也非常重视高质量建设乡村公共设施 提升义渡村群众的生活品质。先后完成了村部的新建、农村大舞台秀气、硬化沟渠、道路提质,实亮化工程全覆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,使得义渡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。

美丽的义渡村部

张娟还立足于实际特色,成立了“义渡榨菜”的农产品本土特色品牌,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,也有效地保护了这一古法手艺的传承。因地制宜,着力打造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示范片和丹洲大草原品牌,完美解决了乡村“空心房”治理难题,提升乡村品质内涵。有生态,有故事,有传承是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的特色,目前吸引了38户新村民入驻,他们中有民谣艺术家,书法家,画家,民宿打造者,国学传播者等等。

为了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,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,张娟把闲置的旧学校以建筑资产折算入股的方式,与丹洲美术馆合作运营,承办各类美术作品展览,同时作为丹洲乡农产品展示中心和电商销售平台。文艺部落的建设不仅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,还带动周边农户用工和参与,实现闲置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同时,更成为了一道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独特风景。

丹洲乡义渡村网红打卡点丹洲大草原

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之丹缘人家

岁月不负赶路人,在张娟的带领下,义渡村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新成效,这位年轻的党总支书记也将继续投身于义渡村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,充分发扬渡人、助人、为人的“摆渡人”精神,为建设美好义渡村而奋斗。

责编:龚莉雅

来源:丹洲乡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